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
打小人與侮辱罪
今天是驚蟄,是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之一。相傳在驚蟄日,天空會出現旱天雷,驚醒蟄伏在泥土下的蛇蟲鼠蟻。古時農民恐防害蟲被驚醒後,會鑽出來傷害農作物,於是想出祭白虎的方法,希望藉著白虎這種凶猛的野獸以雄威鎮壓蛇蟲鼠蟻,以免害蟲為患。後來隨著社會轉型,很多人不再以務農為生,但仍繼續在驚蟄日祭白虎,目的是透過白虎來鎮壓喜歡挑撥離間、搬弄是非,如害蟲般討厭的小人,這也正是“打小人”的由來。
說起“打小人”,自然令人聯想到一幅畫面:“小人婆”將小紙人放在地上不斷用鞋底拍打,而且打的時候口中不斷唸唸有詞,例如“打你個小人頭,打到你有氣無得抖!”又或者其他各式各樣的咒罵說話,越罵越起勁。有人認為,“打小人”的精髓,便在於咒罵這一部份,因為除了可以“打”小人之外,更可以透過咒罵的方式將對小人的不滿完全宣洩出來。不過,曾經有人問道:“在澳門不是有侮辱罪嗎?打小人時咒罵他人會犯法嗎?”
事實上,澳門確有侮辱這一罪名,主要是指直接對他人說出一些貶損、污衊的話。例如當著他人面前以粗言穢語或者以說話辱罵他人,令到他人的人格、名譽受損,最高判監三個月。至於剛才提到“打小人”這個傳統習俗,雖然過程中“打小人”的人真的會說出一些罵人的說話 (例如“打你隻小人腳,等你有腳無得走”),但這些說話的危害性還未及侵犯他人的人格,再加上,罵人時的對象只是一張小紙人而不是當事人,所以“打小人”時的咒罵不會被視為違法。
對於上述提到的“侮辱罪”,其中一個構成要件便是直接對人出言攻擊。不過,有一點須要注意,這個“直接”並不等於一定是“面對面”,因為即使不是“面對面”,單純在互聯網上出言侮辱他人,法律上已是不容許。正如今年初宣判的一宗案件,犯事人就是為了表達對上司不滿,在互聯網一討論區上發表帖文辱罵上司。考慮到網絡傳播信息速度快捷,對在網絡上被辱罵的當事人的名譽有更深及廣泛的影響,所以對於透過互聯網等傳播媒介作出的公開侮辱行為,法律更特別定出“公開及詆毀罪”,最高更可被判監兩年。
雖然“打小人”並不像侮辱他人般要負上法律責任,但亦間接增加了社會的怨氣。其實理想的發洩情緒方法還有很多,適當的娛樂和運動,譬如看電影或緩步跑等,都是一些合法又有效的方法,切勿因一時之氣而採取極端行動,損人之餘,更不利己。
註:本文內容主要參閱《刑法典》第175和177條的規定。
(原文刊登於2011年3月6日澳門日報法律小錦囊專欄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